您的位置: 51网络采购首页新闻资讯国内资讯中国钢铁行业智能绿色转型加速
中国钢铁行业智能绿色转型加速
2025/3/25 9:27:19 来源:51网络采购 点击:61次
内容摘要: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与新型工业化的双重驱动下,开启了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的加速模式。

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与新型工业化的双重驱动下,开启了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的加速模式。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八成的钢铁企业建成智能集控中心或应用工业大模型,推动生产流程优化、能耗降低与产品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一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产业链全局的深刻变革。

智能化转型:从经验驱动数据驱动

钢铁生产的智能化改造以数据为核心,通过工业互联网、AI算法和大模型技术重构传统生产模式。例如,内蒙古包钢集团的智能化集控中心,利用AI实时分析工艺参数,实现冷却路径智能规划和探伤任务自动分配,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40%,能源消耗降低18.5%。鞍钢集团则整合28个操作室、104套控制系统,建成跨工序的智慧生产运营平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行业层面,钢铁企业的数智化改造投资持续增加,2024年一季度吨钢投入达38.5元,同比增长23.9%。机器人应用密度提升至54/万人,5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基本实现管控衔接、产销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智能集控中心和大模型的应用,使生产从依赖人工经验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调控,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与生产效率。

绿色化升级:从高耗能低碳化

绿色转型是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截至2024年底,171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覆盖70%以上粗钢产能,累计投资超2000亿元,建成1867个节能项目,吨钢能耗同比下降1.75%。鞍钢集团通过氢冶金技术、铁尾砂资源化利用等创新,实现炼铁环节二氧化碳减排50万吨/年;其矿山生态修复面积达4000余公顷,复垦率93.2%,昔日排岩场蜕变为花果山

此外,废钢循环利用成为减碳的关键。鞍钢通过大比例废钢+绿电工艺生产汽车钢,综合降碳30%,并布局废钢加工基地,年处理能力达800万吨,每吨废钢再利用可减少1.65吨铁矿石消耗和350公斤标煤能耗。这些举措推动钢铁行业从末端治理转向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

高端化突破:从规模扩张价值提升

产品结构优化是转型的另一核心。2023年,制造业用钢占比从42%提升至48%,高端钢材需求显著增长。辽宁本钢研发出全球首发的超高强钢,兼具高硬度与耐腐蚀性,应用于航空航天与能源装备;天津某企业的无缝钢管杂质含量控制在百万分之一,满足海底石油管线严苛要求。河钢、首钢等企业则通过低密度汽车钢、取向电工钢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

高端化不仅提升附加值,还推动产业链协同升级。例如,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拉动高端工业用材需求,有效对冲建筑用钢下滑压力,形成以新补旧的供需格局。

政策与未来:协同发力构建新生态

政策层面,国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通过税收优惠、技改补贴等措施支持企业引进智能装备与绿色技术,同时强化排放监管。行业论坛如第十七届中国钢铁高峰论坛聚焦数智化与供应链升级,倡导以科技平台与服务生态双引擎驱动产业变革。

展望未来,钢铁行业需进一步融合5GAI与低碳技术,攻克氢冶金、碳捕集等关键技术,同时深化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正如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所言: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让绿色成为行业底色。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下,中国钢铁行业正从制造迈向智造,书写全球钢铁产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管理员)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
已有0人参与(注:以上仅为网友个人评论,不代表51网络采购同意其观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