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51网络采购首页新闻资讯国内资讯“治、用、保、防、控”五管齐下
“治、用、保、防、控”五管齐下
2010/10/29 10:39:52 来源:51网络采购 点击:511次
内容摘要:“治、用、保、防、控”五管齐下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输水线路长达197.9公里,辖区内的南四湖既是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又是调水的必经线路,地域生态和经济结构的双重特殊性,决定了济宁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


  济宁市实施包括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建设环境基础设施、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环境管理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防治。按照稳定达到南水北调Ⅲ 类水质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实施《济宁市2009-2010年度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为抓手,对工业点源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治理要求。截至目前,南水北调输水 干线的直排口已全部取缔,列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工业点源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大力推进中水回用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在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合理规划中水回用工程,减少废水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辖区 内部水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落实中水回用途径。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14座污水处理厂中,邹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已回用于邹县电 厂,曲阜、微山、梁山和汶上4个县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已经建成,其余9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正在建设中,年底可投入运行,届时全市中水回用能力 可达31.5万吨/日。


  建设水质净化生态屏障


  遵循生态规律,综合采用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加快流域生态恢复进程,提高环境自净能力,削减面源污染,保证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顺利实施,组织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济宁市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设“环南四湖大生态带工程”的目标。规划项目182个,预计投资 128.7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推进顺利,已经修复的人工湿地面积达15万亩。

 

  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为南水北调水质提供强有力的环境安全保障,落实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切实控制源头风险;完善环境预警监测制度,设置车间排放口和总排口、污水处理厂进水 口、支流、县界断面和出境断面5道预警监控防线,建立完善全市、县市区和企业三级应急预案,搞好应急技术和物资储备,定期开展跨区域应急演练。坚持攻坚突 击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将“环保百日会战行动”和“环境安全月”活动引向深入,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完善定期协商、联合办案和环境违法违纪案件移送制度,查隐 患、堵漏洞、抓整治,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严把环境准入门槛


  源头控制新增污染源,严格落实责任,确保河流断面稳定达标。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行使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环境法律法规、城市发展规划要求,以及超出当地环境容量的项目一律不批。


  科学的治污措施换来河水变清流。近期监测情况显示,济宁市所有湖泊、河流监控断面水质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改善,南四湖水质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和去年同期相比,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17.5%。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
已有0人参与(注:以上仅为网友个人评论,不代表51网络采购同意其观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