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认为,光纤光缆行业面临价格下降和需求减缓双重挤压,增长前景堪忧。但我们研究认为,受地震影响日本预制棒出货将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历史水平,这给国内今明两年进入规模 量产的预制棒项目带来市场机遇,具备预制棒能力和有超导等相关多元化的光纤光缆企业将有望重新发力。 |
研究结论
光纤光缆行业承受价格下行的最大风险阶段已过。国内产业在2010年之前,预制棒除长飞光纤光缆公司以外,主要依赖从日本和欧美进口。自2010年以来,国内的烽火通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富通集团等均启动了预制棒项目,产业链趋于完善。根据我们测算,预制棒是否能自产决定着在价格下降趋势下的盈利能力,假设日本预制棒产能较长时间难以恢复而国内供给加强导致预制棒价格下降到145美元/公斤,同时光纤价格极端下降到55元/芯公里,自供应毛利率能维持在35%以上,但总体来说由于价格下降毛利额度增速将有限。我们认为,在光纤预制棒推进合理的情况下,光纤光缆行业已走过了承受光纤价格下行的最大风险阶段。
国内需求将见顶,全球需求将发力。从2009年3G集中建设以来,国内年度招标量每年都保持在8000万芯公里以上,我们预计2011年对比2010年全国总需求接近9000万芯公里的总需求,仍将有所提高至9500-10000万芯公里之间。而当前中国光纤总需求约等于全球总需求的50%,2010年全球非中国大陆地区需求为1.04亿芯公里,仅略多于中国地区需求。
我们认为,国内需求将在1亿芯公里左右见顶,而全球需求有望在欧美和发展中国家宽带升级与电信基础设施普及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提升,我们预计至2015年全球非中国区域光纤需求有望达到1.5亿芯公里,而满足全球需求的重要力量将是中国国内的新增产能。
预制棒、海外市场和进口替代、超导布局等相关多元化并驱国内厂商后续增长。预制棒毛利空间的提升将有助于价格竞争力显著化解价格风险;海外市场和进口替代将有效化解国内需求见顶困局,从出货量增长方面仍然大有可为;超导布局、特种线缆、装备线缆布局等相关多元化则有效利用原有技术优势,拓展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超导布局,具备千亿级的市场前景,业内企业具备特种电缆等技术基础和优势,将综合推动国内厂商后续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重点推荐估值显著偏低、预制棒项目进展良好、并综合布局特种线缆和超导研发的中天科技(买入),以及在特种光缆领域扩产、布局超导产业、非并表医院业务和4S业务价值显著的永鼎股份(买入),和预制棒即将规模投产的亨通光电(增持)。
投资风险与催化剂: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竞争风险、下游客户强势风险,催化剂包括预制棒超预期、运营商招标超预期、超导产业规模应用加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