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51网络采购首页新闻资讯国内资讯海螺集团:在创新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海螺集团:在创新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2011/1/19 10:22:55 来源:51网络采购 点击:471次
内容摘要:海螺集团:在创新中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水泥工业是资源性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消纳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最多、发展循环经济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有着其他行业不可取代的作用。

  位居水泥主导产业亚洲首位、名列世界第三的安徽海螺集团公司,多年来持续注重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推广实施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等节能环保产业,全力打造生态环保型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辟新径,最早应用水泥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海螺集团是我国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的最早应用者。1995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机构(NEDO)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在海螺集团宁国水泥厂实施了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示范项目。通过近10年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海螺集团自主开发出低压闪蒸补汽式热力系统,解决了水泥窑废热资源稳定性差、品位低的高效回收问题;窑尾采用卧式锅炉并采用使介质有序流动的专有技术,窑头采用预除尘装置,提高了余热锅炉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寿命;采用三维技术开发纯低温非标凝汽式汽轮机,替代进口设备,同时自主研发了DCS控制软件,设备全部国产化,发电系统对窑系统的运行无任何影响,不影响水泥生产,不增加水泥熟料热耗和电耗,余热发电系统与水泥窑系统同步运转率达到99.8%

   2005年开始,海螺集团把余热发电作为公司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在所有生产线上配套建成了余热发电系统。到目前为止,海螺集团已将此技术推广应用到22个省市区,并成套出口,累计推广余热发电机组共134套,总装机容量1680兆瓦,全部投运后,每年可发电约130亿千瓦时,按照火力发电同口径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00万吨。

   落实责任,首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20103月,海螺集团在铜陵海螺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日处理600吨的示范项目。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约20万吨,节约标煤可达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该系统利用垃圾气化处理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气体,将此气体引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的分解炉中燃烧,具有有效分解二恶英、控制垃圾臭气扩散、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等特点。

   海螺集团不仅在建设和生产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在水泥生产中最大限度地消纳工业废渣,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保型社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9年,海螺水泥各企业共消纳粉煤灰、柠檬酸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1100多万吨。

  科技创新,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化

   海螺集团结合多年各类立磨使用经验,面向市场开发推出了性能可*、节能高效的CK立磨。目前,集团内已有13台立磨已调试投运,台时产量达到430-460t/h,振动只有0.3-0.6mm/s,与同类型其他立磨相比主电机电流下降15%左右。该产品以运行稳定可*、台时产量高、原料适应性强等优越性能,得到各用户一致好评,受到国内外其他水泥、钢铁企业的广泛关注。

  海螺集团之所以能够在水泥节能环保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的平台。

  多年来,海螺集团始终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重点抓好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着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障。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初步形成了科技进步规划、设计开发、工艺优化、信息化建设、科技管理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和讯网)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
已有0人参与(注:以上仅为网友个人评论,不代表51网络采购同意其观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