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6 9:41:52
来源:
51网络采购 点击:345次
内容摘要:宝钢的思考:钢铁业进入“平台期”之后怎么走?
即使通胀预期上升,国内钢材市场也显得续涨动力不足。供求失衡,库存高企,成本压力过大,已是中国钢铁业"第一位的制约因素"。不少业内专家都作出判断:中国钢铁业已进入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平台期"。
作为中国钢铁代表性企业的宝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在认真思考:进入"平台期"之后的钢铁业该怎么走?记者近期采访了宝钢的管理、技术等各层面的人员,初步收集了他们思考后的一些主要观点。宝钢认为,产品差异化竞争、延伸服务增值、先期介入"低碳路线"的摸索,将是中国钢铁业产业升级不可绕开的"必然路径"。
“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不是口号
在宝钢,说起市场同质化竞争的激烈,往往会以汽车板作例子。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汽车板生产厂家,仅宝钢一家。宝钢"眼睛只向外,不向内"。但时至今日,国内钢厂中,能生产汽车板的已有6、7家之多,在普通汽车板上的竞争,可以说"咬得很紧"。
宝钢研究院副院长陆匠心对记者说,同样的产品,在同一层面上竞争,"路只会越走越窄"。老话说"转过身来天地宽",这个"转身效应"怎么来呢,只能走产品差异化的道路。这也是中国钢铁业结构升级的一条实际路径。"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宝钢实实在在的企业运作法则。
超高强钢,是宝钢在国内市场上的"独家产品",也是宝钢试图与竞争对手拉开竞争层面的"杀手锏"。陆匠心说,汽车业是钢铁业主要的下游用户。汽车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环保问题,节能减排的"绿色"汽车是汽车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汽车要减排,一定要从减轻"自重"入手;但同时,汽车的永恒主题又是安全。从传统观念,汽车要安全,钢板就要厚实;但从环保角度,钢板又要轻。这对看似矛盾的要求,迫切需要统一起来。于是,就产生了高强钢,又轻又强。
宝钢开发超高强钢,历经千辛万苦,但达产稳产之后,也意味着在国内可享受"独有产品的独有市场和独有收益"。据介绍,虽然国内也有钢厂在摸索高强钢的技术,但在1000兆帕超高强钢产品的生产上,目前国内只有宝钢一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宝钢已与上汽等国内汽车巨头形成了上下游的联合研发应用体系。宝钢正努力提供菜单式服务,"不仅满足于做材料的供应商,还要成为满足用户使用功能的整体方案提供商"。
“头痛的难题"应成为"喜悦的选题和成果”
在宝钢研究院炼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肖永力看来,钢铁业中"令人头痛的难题"很多很多,如果一味地回避、逃避,"绕着圈子"敷衍过去,到最后只能是积重难返。
他说,难题其实就是"课题",只要肯动脑筋,各方面的决策有所倾斜,不愁没有"令人喜悦的成果"。他所主持的钢渣综合利用研究课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个课题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发明奖,成套技术已在国内外的大型钢厂应用,世界钢铁协会也已向全世界的同行进行了推荐。
据专家介绍,一般来说,生产一吨钢,要产生0.6吨左右的固体废料,其中钢渣占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所以一说到钢渣,钢厂领导一般都是摇头摆手,徒唤无奈。钢渣高热,先要让它降温,这就耗水;渣的量又是"天文数字",没有场地堆放。关键的一点是,多少年内钢渣都是废料,没有用处。
但是在宝钢,钢渣已经从"放错地方的资源"变成"放对地方的资源"。高温下的钢渣,有三个"资源点":热、钢、渣中的硅酸盐成份。以肖永力为首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一个成套技术,叫做钢渣的热态利用。一吨热态渣相当于60公斤标准煤的热能,这个热能要充分利用。同时进行钢与渣的分离,钢可充废钢回炉;渣中的锰、磷、硅等有用元素,在高温条件下可吹制出建筑用的保温材料,市场上十分抢手。
业内的相关专家说,钢铁业中的难题,其实就是结构升级中的突破点。像废钢的回收利用、低品位铁矿石的高效利用等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一旦有所突破,行业的格局和运行态势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新时代、新钢铁”: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钢铁有被新材料"全面替代"的前景。宝钢集团负责人说,钢铁作为传统材料,迄今为止仍然是可加工性能最好、价格性能比最合理、生产规模最大、供给能力最强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全世界钢产量超过了其它所有金属的总和,没有第二种材料具有与钢铁相同的高强度、可成型性、多功能和可完全循环利用的特点。
但钢铁业面临根本性的转型。宝钢负责人概括为:新时代、新钢铁。对钢铁业的担忧,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周期性的波动"上,其实这种由阶段性失衡造成的低谷和高峰,只是"发展中的阵痛"。最为根本的,是生产方式的转型,也就是传统"高碳"的钢铁业如何在低碳时代寻找到真正的"低碳路线"。
在宝钢,记者听到一个十分"前卫"的新词: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经过仔细的询问,明白了这是一个对产品"由生到死"全过程环境效应的评价和分析体系。负责这个项目的宝钢研究院炼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石洪志对记者说,做这个项目已有7年。7年前,这个评价体系好像显得很理想化,不切实际;"但7年之后,它的作用已经看得见、摸得着。再过若干年,它可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据了解,宝钢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方法论框架,开始在汽车板、硅钢等产品上进行应用,并逐步与供应链上的下游用户进行合作,给宝钢产品加上"量化及数字化"的绿色标签,可提供产品全过程能源消耗及环境排放的"量化清单"。在宝钢下游用户的产品出口中,这种绿色标签的作用已有显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一旦及时衔接上了,这就是独有的市场优势。"
市场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宝钢集团负责人说,"新钢铁",就是改变生产方式,改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创造新的应用空间,"最终实现钢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新时代的生存准则。宝钢已将"环境经营"列为企业新的战略重心,在新的时代里,钢铁的资源化、生态化和低碳化,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
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