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51网络采购首页新闻资讯政策法规机械领域“三基”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机械领域“三基”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2011/11/30 16:31:03 来源:51网络采购 点击:289次
内容摘要:机械领域“三基”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以下简称三基)是装备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性。机械基础件是组成机器不可分拆的基本单元,包括:轴承、齿轮、液压件、液力元件、气动元件、密封件、链与链轮、传动联结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零件、模具等;基础制造工艺是指机械工业生产过程中量大面广、通用性强的铸造、锻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工程和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基础材料特指机械制造业所需的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装备制造行业要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大幅度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提高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 已形成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能满足主机行业一般需求的生产体系,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十年来,我国三基产业持续稳定增长,产品品种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多种普通机械基础件产量(产值)居世界前列;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和切削加工能力以及焊接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钕铁硼永磁体等基础材料产量居世界首位。

专栏1 “三基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亿元

行业类别

2005年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

2010年工业总产值

(当年价)

2010年新产品产值

(当年价)

2010年出口交货值(当年价)

机械基础件

轴承制造

556.14

1721.45

113.68

228.73

齿轮与传动驱动部件制造

290.22

1154.26

117.15

93.27

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

350.43

1643.24

105.63

12801

金属密封件制造

121.05

716.47

26.17

6046

紧固件、弹簧制造

429.46

1244.18

66.35

192.05

模具制造

438.65

1630.76

127.80

266.20

基础制造工艺

钢铁铸件制造

1073.30

4833.69

161.29

25192

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

443.96

2383.89

102.79

10311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485.55

1652.41

63.16

6330

数据来源:2005年、2010年工业统计快报。

 专栏2  2010年部分三基产业部分产品世界排名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产量/产值)

世界排名

机械基础件

轴承

1300亿元

3

齿轮

1450亿元

3

液压元件及系统

351亿元

2

模具

1631亿元

2

气动元件

116亿元

2

紧固件

560亿元

1

链条

148亿元

3

典型基础制造工艺

铸件

3960万吨

1

锻件

1022万吨

1

数据来源:相关行业协会提供。

配套能力不断增强。轴承、齿轮、紧固件等机械基础件国内平均市场占有率65%。基础制造工艺取得明显进步,一批发电设备用大型铸锻件已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围绕电工电器设备配套需要,开发出发电设备用钢、大型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片等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重庆、常州两大齿轮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齿轮行业的17%,瓦房店、洛阳、苏锡常镇、新昌四大轴承产业聚集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轴承行业的30%,温州、宁波、海盐、冀南四大紧固件产业聚集区的产值占全国紧固件行业的67%。基础制造工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主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基础制造工艺中心,如江苏泰州和大丰的精密锻件产量超过全国精密锻件产量的一半。

  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三基产业固定资产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装备水平明显提升,长期以来存在的寿命、可性和精度保持性等质量问题有所改进,一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大幅度提升,大型成套装备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但高端三基产品却跟不上主机发展的要求,高端主机的迅猛发展与配套三基产品供应不足的矛盾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三基产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投入强度远低于主机行业,缺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缺失,基础性与共性技术研究弱化,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困难,行业基础数据的传承、跟踪、积累和共享机制尚不健全。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同质化竞争激烈,贸易摩擦不断。专业化程度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企业群体尚未形成。

  产品总体水平偏低。三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主机用户的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轴承、齿轮、液压件、密封件等机械基础件的内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保持性和可性低,寿命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2/3,产品生产过程的精度一致性与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的先进基础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数字化装备的普及程度不高,能源消耗、材料利用率及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二)面临形势2008年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位居世界首位,主机和重大装备的集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十二五是实现由装备制造大国向装备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三基产业、提升产品水平、增强配套能力十分关键。必须深刻地认识并准确地把握三基产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1. 科学技术进步助推三基向高端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明显,重大装备和主机产品的应用条件日趋超常态与恶劣,对配套的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机械基础件向长寿命、高可性、轻量化、减免维修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三基产业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使其从常规产品、传统制造向高技术产品、现代制造及超常态制造发展。成形技术向净成形和近净成形方向发展;超精密加工的尺寸精度由亚微米级向纳米级发展;铝合金、铝镁合金、复合材料、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 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给三基产业带来双向挤压金融危机后,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明显,节能、减排、降耗、低碳要求更为严格,将促进更加激烈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我国三基发展不仅受到来自工业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绿色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的高端卡位,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竞争优势所形成的低端挤压

  3. 工业转型升级对三基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及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国防建设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不仅为三基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对其增长质量、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基础件、先进的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是提高重大装备性能和可性、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件和基础材料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必须立足自主发展;三基产业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重要条件,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家用电器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无污染,都需要高清洁度、高精度的基础件和耐腐蚀的基础材料作保证。

  当前我国三基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主机并被固化在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应该尽快扭转,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刻不容缓。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配套需求,以产品突破为主攻方向,密切产需合作,加强基础技术研究,加速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推进产品质量、可性和寿命的升级,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力度,营造有利于三基产业向高端发展的环境,提升三基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和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所需重大装备的配套需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突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及新材料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三基产业发展的环境。

  2. 坚持产需合作,促进专业化生产

  积极探索产需合作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建立基于利益相关和共赢的新机制,在三基企业与主机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供应链。鼓励有实力和有积极性的主机制造厂参与发展其所急需的基础零部件和基础材料,并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3. 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影响三基产品性能、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行业公共研发与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4. 坚持重点突破,推动产业整体提升

  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集中优势资源,重点予以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产品、工艺和知名品牌。在实现局部领域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提升三基产业的整体素质,带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1. 2015年目标

  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我国三基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加工制造水平显著提高,能基本满足重大装备的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得到改观。

  具体指标有:

——配套能力增强目标。重大装备所需机械基础件配套能力提高到75%以上;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全面提升,高端大型及精密铸锻件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重大装备所需的基础材料配套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提升目标。机械基础件的可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产品使用寿命提高1520%,突破一批关键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形成一批研发和试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组织结构优化目标。建立起与主机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专业化、大批量的配套体系;形成若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100家具有知名品牌的专、精、特企业,优化3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全面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原材料利用率提高10%,吨合格铸件能耗减少0.12吨标煤,吨合格锻件能耗减少0.08吨标煤,吨热处理件能耗减少150千瓦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专栏3  “十二五我国三基重点行业发展指标

指标

2010

2015

年均增长率

机械基础件

轴承

销售额(亿元)

1260

2220

12%

齿轮

销售额(亿元)

1450

2940

15%

液压件

销售额(亿元)

351

700

15%

橡塑密封

销售额(亿元)

86

170

15%

机填密封

销售额(亿元)

65

130

15%

气动元件

销售额(亿元)

116

235

15%

模具

销售额(亿元)

1120

1740

9%

紧固件

销售额(亿元)

560

980

12%

弹簧

销售额(亿元)

145

290

15%

链条

销售额(亿元)

148

270

13%

粉末冶金制品

销售额(亿元)

83

130

9%

基础制造工艺

铸造

能耗

每吨合格铸件能耗减少0.12吨标煤

锻造

能耗

每吨合格锻件能耗减少0.08吨标煤

热处理

能耗

每吨热处理件能耗从减少150千瓦时

 2. 2020年展望2020年,形成与主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能够满足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对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的需求,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国际领先。

(责任编辑:admin)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
已有0人参与(注:以上仅为网友个人评论,不代表51网络采购同意其观点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