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24 9:37:24
来源:
51网络采购 点击:8次
内容摘要:印度政府于2025年4月21日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制品征收12%的临时保护性关税,有效期200天,旨在遏制进口激增对本土钢铁行业的冲击。
印度政府于2025年4月21日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制品征收12%的临时保护性关税,有效期200天,旨在遏制进口激增对本土钢铁行业的冲击。
印度连续两年成为钢铁净进口国,2024/2025财年净进口量达950万吨,创9年新高。主要进口来源为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占进口总量的78%,其中韩国为最大来源国;印度本土钢企产能利用率跌破70%,部分企业称中国钢材价格低至每吨600美元,导致其难以维持生产。
本次征收范围:
1、 针对23类中低端钢铁产品(如热轧卷板、冷轧薄板),而售价在675美元/吨至964美元/吨的高端产品被豁免。
2、 豁免名单还包括22种特定钢材(如不锈钢、马口铁和电工钢)。
3、 除中国和越南外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同类产品仍享受零关税。
印度钢铁协会及主要企业(如塔塔钢铁、JSW钢铁)长期呼吁政府限制进口,认为中国等国的低价钢材导致“不公平竞争”。政策旨在推动印度实现2030年钢产量3亿吨的目标,吸引投资建设产能。
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印度试图通过关税措施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推动“印度制造”战略。
塔塔钢铁等大型企业支持该政策,认为其保护了中小企业并稳定了市场。但中小钢厂指出,12%的关税仍不足以抵消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且物流成本高企等问题未解决。
建筑用钢价格在政策宣布当天上涨8%,德里地铁扩建等项目被迫重新核算成。汽车制造等依赖特种钢的行业面临供应压力,部分企业股价暴跌。
中国出口商可能通过越南转运或更改原产地证书规避关税,削弱政策效果。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考虑效仿印度推出类似措施或转向其他市场。
中国学者:认为印度此举主要出于经济战略考量,意图调整贸易失衡,但实际影响有限。
国际机构:惠誉指出印度钢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矛盾,关税可能加剧出口竞争。
印度此次关税政策短期内可能缓解本土钢企压力,但长期效果受制于结构性问题和国际贸易博弈。其背后折射出印度在“保护主义”与“全球合作”之间的摇摆,既试图减少对华依赖,又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寻求战略平衡。
(责任编辑:管理员)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
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