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3 11:06:24
来源:
51网络采购 点击:507次
内容摘要:外储一季度“缩水”795亿美元 适度“消肿”不是坏事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国际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外汇储备资产减少795亿美元。专家解读,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一方面源于外汇资产的“走出去”,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持续推行“意愿结汇”、“藏汇于民”改革所带来的结果。专家表示,外汇储备余额的波动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面临的现象,只要没有超出预期,便不必过分关注。
近期外储不断下降
曾几何时,中国外汇储备“节节高升”早已让人们习以为常;而如今,这种“刻板印象”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而发生着变化。
相关数据显示,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持续增加之后,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自2014年三季度起开始出现减少,并且减幅不断增加。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则由上一年底的3.84万亿美元略降至3.73万亿美元。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下降与美元升值和国家外汇管制的不断放松有关,加之市场的投资和投机相对比较高。人们在追逐价格的过程当中,导致外汇储备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中国推出的投资策略和战略日益走向海外,也会有助于消耗一定的外汇储备。
适度“消肿”不是坏事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外汇储备是国家实力的一种象征,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呢?在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看来,一旦外储太多、尤其成为巨量之后,其代价就会超过好处,而目前中国已经过了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经济周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孙东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汇储备的量究竟多少才合适已经被多次讨论。他说,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含量高的参与者在决定支付货币时话语权也就强,而中国过去产业层次较低、内需不旺盛且贸易顺差巨大,我们为了保证汇率稳定才迫不得已储备外币。
“目前,我们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且大多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其实,等于借钱给他们。最近美元反弹还好一些,像之前美元的下跌就无疑会影响我们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孙东升分析。
事实上,让外储适度“消肿”也一直是监管层努力的方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早前曾表示,中国未来要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转向民间,外汇将更多地“藏汇于民”。他解释,所谓“藏汇于民”并不是老百姓把外汇藏到自己手里,而是有机会自行决定运用外汇,包括投资外汇。
投资多元增减有波动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新兴经济体外储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外储的下降其实并无特别之处。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储总共约7.5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余额则是3.73万亿美元,占整个新兴市场的一半左右,而中国外储的下降幅度亦刚好是整个新兴经济体的一半。
“同其他经济指标一样,外汇储备的波动也很正常。通常只要外汇储备不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从而冲击本币币值的话,便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孙东升说,以出国留学者为例,当本币过度贬值引起其留学成本显著提高时,他们才会更关心外汇储备是不是有什么变化。
市场人士进一步指出,近期外汇储备缩小的幅度并未超出正常预期,且中国外汇储备的基数依然巨大,这保证了中国仍具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中国政府早已明确并不追求外汇储备越多越好,而是更多关心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多元、优化配置。因此,未来中国外储余额的双向波动也会日趋明显。
对于今年“下半场”外汇储备的发展趋势,谭雅玲预计西方的市场变化会比较大,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可能让更多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也会促进外汇市场的增量继续扩大。不过,在增长幅度上可能不会像过去几年那么大,其减缓速度则与政策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责任编辑:高杨)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
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