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23 9:57:36
来源:
51网络采购 点击:2823次
内容摘要:经济趋稳向好 下半年稳增长政策还需进一步加力
近期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数据抢眼,不仅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仍在合理区间,而且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物价、就业、收入、环保多重目标健康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据此判断,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并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好于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但同时,也有分析认为,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趋稳向好的基础尚未稳固,为了确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在下半年尤其是第三季度,稳增长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特点 多重目标协调发展
尽管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但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仍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从需求端看,累计投资增速止跌被认为是二季度GDP增速继续保持在7%的重要原因。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4%,增速与1至5月持平,终止了持续回落态势。而投资企稳关键还在于年初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大多表现出逐月企稳回升的特点。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宝安介绍说,从财政政策看,上半年,国家出台了下达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和置换债券发行额度、实施七大类重大投资工程包等一系列措施。其中,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等大型基建项目投资额度就超过8000亿元。截至5月底,7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1个项目、33个专项,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元。从货币政策看,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定向下调,三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为棚户区改造等提供了长期稳定、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受惠于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创新,上半年还做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经济结构优化的成果逐渐显现。
李克强总理日前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要实现增长、物价、就业、收入、环保多重目标协调发展。这些目标在今年上半年同样达到了。不仅经济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CPI)也基本位于1.2%到1.5%的区间内窄幅波动;就业好于预期,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1.8%;收入增长持续跑赢GDP%,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单位GDP能耗降幅扩大,上半年同比下降5.9%,超过一季度0.3个百分点。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偏大,经济回稳的基础也还需进一步巩固。后两个季度GDP能否继续趋稳向好,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下一步的政策选择。
经济下行压力来自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性有增无减。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之所以再次对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进行部署,与此密切相关。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运行中的“两难”问题增多,新旧动力的转换也在进行之中,新动力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下降的影响。“举例来说,累计投资增速止跌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增长,但是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还在减速,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过重、产能过剩等老问题仍将压制投资回升。”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研究部研究员杨才勇说。
至于说回稳基础还需巩固,则是由于二季度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存在一些特殊原因。第三产业增速继续加快,上半年占GDP比重为49.5%,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对GDP贡献提高到4个百分点。有机构预计,其中金融业对GDP的拉动作用达到1.3至1.4个百分点,这可能与资本市场向好有关。但是6月中下旬开始,股票市场出现调整,交易金额大幅萎缩可能导致金融业增速回落,并影响到消费、投资。据海通证券测算,迄今尚未结束的这轮股市波动可能拖累三季度GDP增速0.55个百分点,拖累四季度GDP增速0.4个百分点。
财政对投资支持的可持续性也面临考验。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6%,增幅偏低,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38.3%。
鉴于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三季度我国GDP的环比增长速度可能继续加快,但是同比增速会否回升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稳增长政策的力度不宜放松,甚至可以考虑适度增加。
(责任编辑:高杨)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处
51网络采购(http://www.51wlcg.com)